海外来访
当前位置: yl6809永利官网 国际交流 » 海外来访

讲座回顾:Alessandro Schiesaro教授∣死亡的暗示:奥维德与世界末日

发布时间: 2019-12-14




yl6809永利(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2019年12月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yl6809永利官网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邀请国曼彻斯特大学Alessandro Schiesaro教授,为yl6809永利官网及其他院系师生带来《死亡的暗示:奥维德与世界末日》为题,探讨关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诗歌中宇宙末世论讲座。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C区5049会议室举行,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姚建彬教授主持,博士生马缓缓担任现场翻译。

Alessandro Schiesaro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古典学教授人yl6809永利官网艺术、语言与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拉丁文学、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和文化史,尤其专注诗歌与哲学之间的互动。目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的诗歌上。

 

C:\Users\71756\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af5ce96481184b3e89f7e15765654a.jpg

Alessandro Schiesaro教授

 

《变形记》描绘了从原始混沌到宇宙秩序的过渡,其所搭建的舞台既留给了天意之神无所不在的干预力量,也留给了诗人如神一般自由影响万千生灵形态的技艺Schiesaro教授认为宇宙末世论是奥维德的核心内容通过“风暴”意象的解读呈现末日毁灭这一概念与上帝意旨干预之间存在的张力。《变形记》卷十五中,毕达哥拉斯断言:变化总是战胜毁灭。由于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唯一普遍的原则是不断的变化在毕达哥拉斯的讲演中可以找到最接近《变形记》整体哲学的立场,即从诗歌中消除末日毁灭性的威胁。然而,Schiesaro教授认为《变形记》对末世的认识被不断的转移和延宕,并没有在诗歌体现出来,正是奥维德吸收不同的哲学渊源和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持人姚建彬教授

 

紧接着,Schiesaro通过对世界末日景象的细致描述,过渡到讲座的第二个部分。将《变形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进行互文阅读,从空间的维度展现世界末日的图景,这一维度末日体现在奥维德被放逐托米斯所创作的诗歌《哀歌集》中。托米斯成为地狱的象征,“风”毁灭一切的意象成为诗人自身被放逐经历的类比。与埃涅阿斯不同的是,奥维德永远被放逐了,奥古斯都不许回到索尼亚但是奥维德毕竟没有在暴风中死去,这也是在《哀歌集》结尾处发出犹豫希望之声的原因这希望就成了他在托米斯的所有诗中萦绕不去而未解决的、令痛苦的问题正如奥维德在《哀歌集》中所说:“悄然流逝的时间可以耗空任何东西,除了我的苦痛。”

 

C:\Users\71756\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eac1a3e2d831a14e417feee690d453.jpg

博士马缓缓现场翻译

 

最后,Schiesaro教授认为奥维德的末世论是“有条件的末世论”,无论在宇宙层面还是在人类肉体层面,都被预言为上帝的干预,或缺乏某种神意上帝干预。《变形记》中,奥维德巧妙地平衡了永恒的幻觉和死亡的暗示。对上帝干预的期望是虚幻的,在那冻结的海水里,在那不能回头也不能前进的时间里,结局就是真正的结局。讲座将奥维德《变形记》和流放诗歌中不同的思想和意象结合在一起,为奥维德的末世论提供一个更完整、相互关联的图景。

 

C:\Users\71756\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fce0657acdaaa896d9199b9c5ec103.jpg

 

讲座最后是交流环节,教授和同学们就基督教中的末世与奥维德末世之间的关系、互文性阅读的方式以及瘟疫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烈、深入的讨论。学生们不禁赞叹Schiesaro教授严谨而独特的学术志向与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通过讲座与互动不仅将古罗马哲学传统与诗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师生同时师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文学作品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最后,姚建彬老师对Schiesaro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同时表达了对教授的感谢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C:\Users\71756\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7f4f7189fc2795448375a416d1eedd.jpg

部分师生在讲座后合影

 

撰稿人:201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 马缓缓



版权所有:yl6809永利(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