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当代中国神话的研究与反思”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3-11-14
2023年11月4日-5日,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课题组、华东师范大学委托项目“中国创世神话田野编——伏羲女娲创世”课题组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协办的“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当代中国神话的研究与反思”学术工作坊在yl6809永利官网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社科院、北京邮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以及美国葛底斯堡大学(Gettysburg College)等高校的学者以及学生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11月4日上午首先举行了开幕式。“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创世神话田野编”之子课题“伏羲女娲创世”课题主持人、北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教授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组织缘起以及参会嘉宾,指出会议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视角为当代的神话调查和研究带来更具深度的讨论和反思,推进对神话和神话学的重新认识以及“朝向当下”的神话学的建构。“中国创世神话田野编”课题总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教授倡议,中国学者应当携手共建中国神话学学科,共创世界神话学命运共同体。 紧接着,工作坊上午的专题研讨以“反思当代神话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分为两场进行。第一场由杨利慧教授主持、汪立珍教授评议。吕微研究员发表的题目是《回到神话本身的神话学》,他指出对神话的界定存在质料标准和形式标准两种定义方法,其中后者是理解神话的关键:区分神话和其他文类的关键在于神圣性和信仰的存在与否,而不是叙事内容中是否有神的存在。因此,应当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神话,暂时悬置现有的神话概念,这样才能够认识神话的信仰形式特征。田兆元教授的在线发言题目为《神话学理论的基础性、延展性与应用性——以神话叙事形式结构说为例》。他回顾了中国神话学和神话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神话叙事的形式结构,并借此讨论了神话理论的基础性、拓展性和应用性。 吕微研究员发言 田兆元教授在线发言 第二场由孙正国教授主持、吕微研究员评议。汪立珍教授阐释了新时代满族神话传承现状,指出满族神话是神圣性、真实性和生活性的混合表达,在动态传承中保持着一致的内生的精神信仰。杨利慧教授强调应自觉地以动态和开放的视角,在整体时间观、神话的跨媒介性、互文之网以及动态的文类观中,重新界定神话和神话学,并着重阐释了以动态的文类观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的立场。 汪立珍教授发言 杨利慧教授发言 第三场研讨的主题是“当代视觉艺术中的神话景观”,由黄悦教授主持、田兆元教授评议。孙正国教授的发表以《武汉大禹神话园的空间叙事与诗学向度》为题,从空间感和空间性两个向度阐释大禹神话园的空间叙事,同时关注其诗学价值。刘惠萍教授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绘本中的神话重述策略,以及这种独特的图文叙事功能如何助力中国神话的推广。王均霞副研究员以苗族女性的图像和知识习得问题为个案,讨论了消费中的手工艺和神话图像,主张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神话图像叙事。王旭副教授的研究以神话剧为中心,探究了神话的舞台艺术表达和跨媒介叙事问题。孙伟伟老师讨论了媒介融合语境下神话交互叙事,认为虚拟景观作为当下媒介融合的新形态,以交互叙事的方式为神话表达提供了崭新机会。 孙正国教授发言 刘惠萍教授发言 王均霞副研究员发言 王旭副教授发言 孙伟伟老师发言 第四场研讨以“当代文学中的神话想象与书写”为题,由王旭副教授主持、刘惠萍教授评议。黄悦教授以“东方玄幻”为核心讨论了网络文学的神话书写,认为其中既包含了东方主义的想象,也体现出后现代文化对传统的改造。祝鹏程副研究员和黄蕊同学的发言以“知乎”为代表的神话普及性写作为案例,探讨在互联网的内容生产机制下中国神话的体系和叙事分离的现象。毛巧晖研究员的发表关注儿童文学中神话资源转化,指出在不同时期,儿童文学对神话的挪用、转化受到当时对神话的文学、文化意义阐释的影响。 黄悦教授发言 毛巧晖研究员发言 祝鹏程副研究员和黄蕊同学发言 5日上午的第五场专题研讨围绕“当代数字媒介中的神话挪用与重构”的主题展开,本次讨论由高健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祝鹏程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人。李靖教授以《大鱼海棠》中核心意象的生成以及创作新上古神话的叙事尝试为案例,探究个性化的挪用式讲述和平行叙述中的二度多元编码。张多副教授以“去中心化创编”概括了自媒体对神话的重构,探讨自媒体中的神话内容创编呈现出的“共创”特征。包媛媛老师基于《王者荣耀》进行个案分析,指出降维的神话符号生产和不可降维的神话演述传播都是神话生命循环中的一部分,也是神话与神话主义互动的图景之一。贾志杰老师的研究聚焦神话在电视媒介中的频道化讲述,通过分析《少年的奇幻世界》的神话创演,指出经过多方力量的形塑,口头、书面、图像等传统中的神话叙事在电视媒介中实现了再语境化。 李靖教授发言 张多副教授发言 包媛媛老师发言 贾志杰老师发言 工作坊第六场围绕“当代遗产旅游中的神话主义与神话观”的主题展开,由张多副教授主持,李靖教授评议。张成福副教授以山东阳谷蚩尤陵景区建设为中心进行考察,思考神话观的互动与当代遗产旅游景观的建构。高健副教授着重介绍了佤族遗产旅游中的神话与信仰,探讨“神话主义何以神圣”的问题。霍志刚副研究员以壮族布洛陀为个案,考察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与族群认同的建构。 张成福副教授发言 高健副教授发言 霍志刚副研究员发言 5日下午的工作坊学术总结和课题推进会由张成福副教授主持,杨利慧教授、王均霞副教授做学术总结。在充分肯定本次工作坊的创造性、启发性和引领性价值后,杨利慧教授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以扎实的民族志研究为基础,强化对神话学理论的贡献,创造个性化的表述,充分展现出当代神话生存状貌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王均霞副教授认为,后续的研究应补充受众群体的反馈和理解,思考受众如何看待和接受神话,探究多元主体的交互关系。此后,与会者共同讨论了课题的推进方式。本次工作坊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杨利慧教授发言 王均霞副教授发言 (撰稿:宋嘉琪、刘峻澄、朱乐妍;摄影:周海)